It's Layla's labyrinth

Category: books&movies (page 1 of 1)

书与DV——《此间的少年》

image

DV片头……越看越觉得咱校这块国立央大的牌子霸气啊……

江南的成名作《此间的少年》应该很多人都看过或是听说过,这本有名的讲述大学生活的书,其人物全部来自金庸先生的15部武侠小说。郭靖、黄蓉、杨康、穆念慈……都成了汴京大学的学生。

其实所谓推荐也许只是一读后感罢了。但是今天除了要推荐此间的少年的原版小说之外,更要推荐的是南京大学2006级化学化工学院毕业DV,改编自江南同名小说的《此间的少年》。背景设定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跨越南大鼓楼、浦口(从2009年起不再使用该校区)、仙林三个校区取景,06chem的倾情制作,好多媒体也进行了报导。记得《此间》DV在仙林学生活动中心剧场首映的那天,我刚好复习精算看的眼皮打架,于是从图书馆溜出来去看了,当时就觉得非常喜欢。

这部1小时28分的DV在很多地方做的也许是有些粗糙(毕竟条件限制),但是作为一名NJUer,我真的是发自内心喜欢这部DV,在里面我看见了鼓楼校区宿舍的无比残破,我看见了雨中篮球场和苏浙运动场的萧瑟,我看见了昏黄灯光下南园的别样美丽,我甚至看见了浦口校区星湖和明湖旁边条条垂落的柳树——曾经我也很多次从那里走过。好想念……

PS:客串抢劫穆念慈的龙套的GG还是NJU chem院今年拿到Princeton offer的大牛帅哥~小膜拜+花痴一下:)

从看书的时候开始,我最喜欢的couple就是段誉和王语嫣(和我在天龙八部里最喜欢的couple一样),这次在DV里描述段誉和王语嫣的背景乐竟然是我非常喜欢袁泉的《暗恋》。

image

望着慕容复远去的语嫣MM和心疼语嫣MM的段誉GG……这一幕真伤感啊……

“许我向你看,一转眼想你就人间天堂”……至今还是本人QQ签名

段誉第一次和王语嫣去喝东西的地方就是南大学子中鼎鼎大名的雕刻时光咖啡馆(文艺?小资?啊……我去过挺多次)。

段誉和王语嫣偶遇的食堂窗口是我去鼓楼必吃的一食堂大娘水饺O(∩_∩)O~

……其实整个DV看下来,都是些熟悉的场景,虽然身为08级,我一般活动范围都在几乎处于南京镇江交界处的仙林本科生校区(回家真方便= =),但是跑鼓楼跑的太勤了,以至于我比考入南大研究生的外校生更了解鼓楼校区……基本上都是怀着一种特别美好的情感在看这部DV……

说不动了,总之就是推荐啊推荐

下面来说读完原版小说之后的想法吧。

江南这本书是很久之前出的了。很多人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亦不例外。大学是太美好的四年了。纵使有惆怅,有压力,有孤独,有失败……它仍然是太美好的四年了。遇到过相亲相爱的朋友,遇到过让你忍不了与之撕破脸的同龄人,遇到过杀你没商量的名捕,遇到过外系的美女帅哥……更遇到过太多你舍不得放弃的情感。虽然我的大学生活还没有结束,却也已经挺有趣的用一种怀念的、进而悲悯的心态来回顾我的大学生活。

在《此间》众多人物中,我却偏偏喜欢男生宿舍里的老二——令狐冲(both in book and in DV)。他有抱负,有想法,却不得不在现实中跌跌撞撞地走。他也害怕,也犹豫,也在付出一片真心却收获为零的时候迷茫彷徨甚至大叫不公平。他不像宿舍里其他兄弟那样有个爱慕的女孩儿并最终牵起她们的手,却永远真心为兄弟们着想,段誉要追王语嫣,他就陪着“老五”一起制定各种计划,帮他去买票、帮他去打探王语嫣的消息……乔峰拜托他些事儿,他也鲜有拒绝,总是很热心,很乐观,各种有趣的话大多是从他的嘴巴里冒出来的(比如……“狐狸精,狐狸精,我也很仰慕你,大家出来见一见”,或者“不是敌军太狡诈,而是我军太愚蠢”,又或者“哎,我不能让老大一个人受苦,妖女你冲着我来吧!”)。

我太喜欢这样的令狐冲。一个纯粹的、鲜活的、让人忍不住爱上的可爱的形象。不知道江南自己是否最喜爱这个堪与主角媲美的配角呢?

image

剧中我最爱的令狐冲GG,和那本破破烂烂的红宝书……

一个个人物鲜活的形象从书中跃然而出。木讷老实却让人产生依赖感的郭靖,狡黠聪明又可爱的黄蓉,出身富贵有点懒散却没有傲气、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杨康,清秀文静默默付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穆念慈,扛把子老大哥乔峰,泼辣干练的康敏,外表高挑强悍却心思细腻的阿朱,长着一张娃娃脸、木头木脑却十分善良的段誉,大家闺秀美丽无敌又多才多艺的王语嫣(居然还是计算机系的= =!推荐DV里的王语嫣扮演者啊,真的很PP)……还有如明星版闪耀的欧阳克,乔峰的小跟班虚竹,化院第一杀手丘处机……都是让人赞叹不已的角色。

感谢江南的这本书,感谢你让很多人重新找回了他们留恋的时光。

祝每个人都幸福。

Layla @ Nanjing  University

2010 Sumer    Summer

推书《魔鬼经济学》

花了三个晚上读完了这本Steven·Levitt的《魔鬼经济学》。大一的时候曾经在图书馆看到过这本书,当时觉得这个名字看上去很像市面上一抓一大把的经管励志书,所以就没有看。大二才发现这本书的作者Steven·Leviit是来自U Chicago的经济学博士,获得过克拉克奖(顺便说一下,克拉克奖是经济学界的小诺贝尔奖,中国的林毅夫也曾经获得过此奖),这才重新从图书馆借回来。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经济学书,倒不如说是一本行为学书。因为从头到尾你看不到GPD,看不到CPI,看不到剑桥方程看不到菲利普斯曲线看不到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有的只是对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结论进行了再验证和批判。

比如书的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什么犯罪率开始下降了?读者能够想到的答案有很多种,枪支限制?加重死刑惩罚?教育程度提高?毒品交易下降?社保情况转好?……似乎答案有很多种,而每一项都可以让人振振有词。但是作者用了横向对比(州际对比),纵向对比(年份对比),用对实证数据的简单分析,就轻松排除了之前若干看上去十分正确的原因,让读者很震惊的发现“啊?新的巡警制度居然对降低犯罪率没什么贡献?这怎么可能呢”……并且在层层分析之后却找到了一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原因成为了key point,那就是美国60年代开始施行堕胎合法化。正是由于美国60年代后实施堕胎合法化,很多极有可能成为犯罪者的人并没有出生,从而极大降低了暴力犯罪率。当然,作者得出这个结论也是通过详细的分析的,在这里不赘述。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Steven用这种方式让读者了解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太过单纯、太过保守,也太过经验主义。于此同时,这本书所传达给大众的一个理念——道德规范告诉我们世界运行的理想情况,而经济学告诉我们世界运行的实际情况。经济学不应该只是埋藏在数理之后,更多的它应该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方式。比如从微观人的角度,书中的概念“人是自私的,并能为动机所激励”就与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定义不谋而合。人永远是站在自己的经济利益角度,只要有足够的动机,就足以让他们对社会行为作出反应,不论这个人的背景、学历和个人品质。比如本书中提到的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作弊事件。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CPS)对于芝加哥公立学校中的部分年级学生进行测验,这个测验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学,也关系到相关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在对过去十年中的答案库的分析中,CPS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有诡异情况。一些学生在简单题做错的情况下,集体作对了难题,并且所选答案一摸一样,那么,极有可能是监考老师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不惜冒险修改了学生的答案。至于为什么会修改难题,因为老师无法也不敢修改全部学生的全部答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些大分值的题目的答案集体篡改,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换回更多的分数。但是,这却在答案中路出马脚。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动机,即使是老师这样看上去很高尚职业的人,也一样会做出反应。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美国黑帮和麦当劳在组织构架上的极度相似性分析……等等,都是简单的实证分析,却足以改变你看问题的一些惯例。我想,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不复杂,但是有想法,不需要经济学基础,而是告诉你一些最简单的经济学道理。这种道理不是理论,而是看问题的眼光。你可以把它当经济学书,也可以当做心理学书,或者是行为学书。总之,个人认为它还是值得你花几个晚上,好好的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