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Arbitrage

It's Layla's labyrinth

Archives (page 2 of 5)

[ad]Ms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University of Chicago

谢谢大家这么长时间的鼓励。是否接受这个admission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考虑。

在这里特别谢谢xyjprc同学过去一年来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可恶的reader还保留着已经被我送进回收站的文章——但是真的没事了,谢谢大家,请不用为我担心。感谢上帝眷顾,我和xyjprc同学又携手度过了一道坎。

感谢你没有放弃我。当初相逢的时候是你将我从低谷中拽出来,而在我刚刚过去的又一个低谷中你依然没有松开我的手。请原谅我任性、情绪化又直率的个性,是你让我慢慢变得更好更强大起来:)

xyjprc同学今天从了Notre Dame,从那里到Chicago只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从没想过竟然可以比南京—上海的距离还短。我和xyjprc都是很注重自身发展的人,所以选校的时候从没有考虑到对方申请的学校,能有这样奇妙的巧合或许真是天意。不过无论如何,不管我最终去向哪里,我始终相信,心在一起的话,再远都不远。

希望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甚至十年二十年之后,我还能如今天这般对你说,有你真好。

商家玩促销,边卖边送赚更多

这是给果壳写的第二篇稿子,所以就贴过来吧:)

文by:蕾拉

在这个消费者权益终于发扬光大的日子里,购物变得庄严而神圣。当商家毕恭毕敬地连促销带赠送时,死理性派提醒你促销有陷阱,小心多花钱。当“上帝”之前,还是先算算为好。

不管什么时候,商家总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促销,比如常见的“满XX元减XX元”或者“买XX元赠XX元”,死理性派之前有文章 商家玩促销,其实不便宜对此做过详细分析。除此之外,有些商家(比如超市和快餐店)还会采用另一种促销方法,就是“买 M 增 N”,把几样东西绑在一起卖,即捆绑销售。捆绑销售的形式五花八门,甚至包括“第二杯半价”这样的亲民手段。虽然亲民,大采购之前,还是得算算,绑在一起买到底是有多便宜?

“买M赠N”的实际折扣率

买 M 赠 N 型是超市里最常见的的促销方式,例如巧克力买 5 送 1。这种促销方式的特点是赠送的商品和购买的商品同质。各种不同的类型的买多赠少的等价折扣率很容易算出来:

http://img1.guokr.com/gkimage/17/ls/59/17ls59.pngM 相同时, N 越多,折扣率越高,反之 N 相同时, M 越高,折扣率越低。大超市里常用“买 M 送 1”( M 一般不高过10),等价折扣率在 5 折到 9 折之间。而即使是 N>1 的情况, M 也至少是 N 的两倍以上,比如“买 5 送 2”或者“买 7 送 3”,这种情况下等价折扣率在 7 折附近。所以除了买 1 送 1 的特例,一般而言买 M 送 N 的的折扣率都在 7 折以上。

假设商品原来价格为 p,成本是 c(为方便计算,设 c = 0.5p)。商家做一次7折促销,促销前该产品能卖 m 件,促销后卖出了 n 件。

可以算出,促销前商家的盈利为 0.5p×m,促销后商家的盈利为 0.2p×n,只要 2n>5m ,也就是促销后销量是原销量的 2.5 倍以上,商家就有额外的盈利。如果要通过买 M 赠 N 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标用买 3 送 1 就解决了,这种情况下每一次的销售都会有额外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捆绑销售和打折有本质的区别:在捆绑销售中,消费者为了获得这项折扣必须买的更多。在普通打折促销中,买几件都是打 7 折,消费者不需要扩张自己的消费,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但在捆绑销售中,消费者要想获得 7 折的等价折扣,就必须多买个 2-3 件甚至更多这种方式获得的收益比同折扣率的打折要低得多。

组合装一起卖

图片来源:knolzone.com图片来源:knolzone.com

如果说买 M 赠 N 的是商家清仓尾货的惯用招数,组合优惠装则是推新品时常用的一招,你是否常常看到 XX 品牌精品组合套装或者同时购买 XX 系列送小样的广告?这种组合的优惠方式又可以细分为无赠品和有赠品两种。对于送赠品的商品组合,我们可以把赠品视作为另一件商品。那么不管是有赠品还是无赠品,我们只要分别计算和比较组合的价格和组合内部产品(A、B、C、D……)的价格之和,就可以算出等价折扣率,判断出是否划算。

以洗发水为例。某品牌柔顺洗发水 200ml 的价格是 19.5 元,同系列200ml护发素的价格也是 19.5 元,如果分别购买两种需要 19.5 + 19.5 = 39元,但组合装价格只要37元。等价折扣率就只有 37/39 = 94.8%,也就是 95 折。当然, 200ml 在洗发水产品中算是小规格的,不是组合装促销的主流。我们随机选取该品牌某两个系列的 400ml 以上级大瓶洗发水和护发素的组合促销装,计算它们的折扣率:

http://img1.guokr.com/gkimage/xi/eq/6k/xieq6k.png一般而言,大型品牌商在为产品构思促销组合的时候,会按照推销的力度来定折扣率,主打的产品折扣更大,不急着推销的产品折扣小。因此商品组合的折扣率一般是集中为几个离散的点,比如表中就 95 折和 7 折左右两个点。

神奇的第二杯半价

图片来源:freeimagescollection.com图片来源:freeimagescollection.com

肯德基、麦当劳经常会有某些饮料或者冰淇淋,以“第二杯半价”为卖点。神奇的第二件半价给人以“第二件是5折”的颇具诱惑力印象,然而稍微算下就明白,实际的折扣价格只有 (1+0.5)/2 = 0.75,也就是七五折。一杯 9 元的饮料卖 6.8 元似乎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第二杯只要 4.5 元听上去就悦耳很多,关键是由此带来的销量为商家带来的盈利远超过让利的成本。

一杯冰激凌售价 10.8 元,假设成本为 3 元,购买者可以自由搭伴购买:

无第二杯半价:设售出m支冰激凌,商家的利润为 (10.8-3)× m = 7.8m

有第二杯半价:设售出n支冰激凌,商家的利润为 (10.8-3)×(n/2)+(5.4-3)×(n/2) = 5.1n

由于成本低廉,第二杯半价优惠后,只要销售量可以有所提升不变,商家就能扩大利润。要说的是,上面仅仅是分别计算了两种情况,实际中即便第二杯半价,售出的 n 杯冰淇淋,也不会全是一次买两杯这种情形,所以 5.1n 还只是最小盈利而已。一般而言,采取第二件半价这种捆绑销售方式的商品以快餐食品和小商品为主,成本都不高,只要销量可以上升,商家就能有更多的盈利。

其实所有的捆绑销售,都是利用消费者求划算的心理,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毕竟商家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让利了,尽管可能实际上他们是更赚钱了。这种通过让利带动销量从而获取更大盈利的促销方法,消费者也带来了不少好处。而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你是否真的需要买这么多?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网

从重庆经济适用房回望金融危机

最近在《好运Money+》杂志的春节特刊上看到一篇专栏,很是有趣。作者讲述了重庆市经济适用房的融资策略,却让我不禁想去了三四年前的那场著名的金融危机。

经济适用房,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说明。顾名思义,就是政府为了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而修建的一批将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给(或租给)限定的经济困难的市民。然而,政府不是开银行的,在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后,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就更加紧张了,但他们身上承担的责任也并不少(更何况还要养活那么多公务员- -),筹建收益很低的经济适用房这件事看上去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甚至有时候会变成负担了。

政府首先会面对的问题是建设这批保障用房的资金从哪里来?指望全由政府出显然不显示,在这个问题上各个政府各出奇招,而重庆市政府显然是动了不少的脑筋。

在这篇文章中写道,“重庆市的创新在于将这些经济适用房当做资产进行抵押,以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方式进行融资”。在重庆市政府的打算下,他们将融资1000亿元建设4000万套公租房,其中政府拨款300亿元,而剩下的700亿元将有一部分通过上述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来进行筹措。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实际上是一种证券化的投资基金,通过发行股份吸引公众资金投资在房地产行业上。根据重庆市的打算,这批保障房是公租房,也就是低廉出租五年之后会收回并出售,用这笔款项来补偿原有的融资。但问题是,REITS的融资成本比较高,通俗点说,也就是利率比较高,而以这批房产每套每月400元租金的收入来看,这将依然给市政府带来很大对的压力。

而有趣的是,在这场投资交易中,该担心的也绝不是仅仅是政府,作为REITS实际的投资人,也就是购买这笔投资基金的个人或其他机构投资者,也应当留意这笔投资日后的发展。因为这笔投资盯住的其实就是这些经济适用房未来的市场价格——我们把这些经济适用房叫做标的资产。

和其他所有的金融产品一样,REITS的走势、表现统统和它的标的资产相关。就这次而言,似乎这次融资采取的是借贷形式,那么作为投资者,应该好好的关注利息和本金的偿还能力。如果市政府找不到合适的资金来源补充均价400的租金来作为利息支付,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笔信托投资的风险就显然很高了。当然了,作为天朝的政府,我们似乎可以相信“穷谁不能穷政府”这条金科玉律,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真的靠谱到让你这么底气十足吗?

写到这里,相信很多学习金融或者经济的同行们应该早早地想到了08年那场旷世的金融危机。可以说,那场从美国爆发并蔓延到全世界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最初就是来自于对于美国房地产的过分自信和过分投资,我相信,其中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也帮了不少的忙。

原因是那样简单——事实证明美国人民也和天朝人民一样相信蒸蒸日上的房地产是最好的投资。所以没钱买房的人们被巨幅广告或者中介公司忽悠着咬牙贷款买房了,银行不给贷款就跑去利息高但门槛低的次级抵押公司贷款(原理和银行一样,用房产作抵押,无法还贷就收回房子),次级贷款公司又把手上这些可以收利息的权利打个包做成金融产品卖给各种投资基金。感谢华尔街上的quant们,他们开发出了无数类似于CDS(信用掉期合约)这样的创新型金融产品被用在了房地产的投资上。伟大的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甚至保险公司们乐不可支的接过了一棒一棒传过来的以房地产座位标的资产的金融产品,并煞有介事的通过各种组合、对冲生成新的金融产品再交给下一棒的人——所有人都乐观地相信着,原始的购买房产的个人会按期支付利息并偿还账款,更乐观地相信着美国的房地产事业会蒸蒸日上,房价会节节攀升,即使有人还不起贷款,收回房产再出售,个中差价也足矣养活一大波金融界的人们。

当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雪崩,也就是标的资产这个游戏链的顶端断裂的时候,所有人都哭了。让人更不能接受的是,看似风险被传递了出去,却因为不少金融合约(比如远期等)放大收益同时放大风险的特性而导致整个游戏链中几乎没有赢家。第一线次级公司早早倒下(他们卖出去的金融产品的钱又纷纷开心地再次借贷了出去,你知道什么叫做贪得无厌么?),流动性差的小公司也纷纷倒闭了,基金亏损的一塌糊涂,就连大型投行——即使作为游戏链的最终环,他们手中的金融产品已经被打包地看不到房地产的影子了——也因为被层层放大的风险而打压的纷纷濒临破产边缘。

故事就是这么简单,总结起来四个字:过分自信。买房产的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还款能力,投资房产的人又过分相信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激起浪潮万丈高。最终在这个金融一体化的世界,所有人都受伤了。

而对于今天的重庆市政府和投资在这笔房地产信托公司的人而言,他们也许选择了相信未来的重庆房地产市场,相信二线城市还未到顶的房价——甚至是相信这政府的公信力和中央政府“最后稻草”的作用。然而,我们似乎仍然会隐隐地担忧,这份沉重的压力,未来真的能带来回报吗?

但现在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拭目以待了。

The power of simple

When step back to the entire student life over the 20 years, I can say that the most magic course I’ve taken is no doubt to be mathematics.Everybody learns mathematics for at least 12years, from primary to senior high, the only difference is someone enjoys, someone suffers.

 

I’ve been the latter for sure. No mathematics intelligence is inherited from my parents though they are both talented in dealing with mathematics. Father studies physics, which is based on mathematics training. Mother studies engineering, fundamental mathematics is in great need of which.

However, after graduation from primary school, I fell in a strange math-phobia. Troubles kept showing up to ridicule my clumsiness and brainless effort. I tried so many ways to get it better but failed thereafter.

Mathematic is COMPLEX. I said to myself during every-night-fight with maths.

 

I can’t remember how I survived before I finally met physics. Physics is  the last straw. I was totally defeated by this charming sister of mathematics. I envy my peers who can easily deal with these twin sisters, after all, I can’t.

 

So I can’t understand why I’ve choose finance and finance engineering as major of college. My mathematics teacher in high school told me economics is mathematics. How could I just forget that….

 

Regret? No, absolutely not. Actually I felt so fortunate to have made this decision. Otherwise, I might have missed a lot of great experiences now.

Change happened in my college year..

To tell the significance of changes, let’s extract a piece of my memory: On Tuesday I attended my class of derivatives,  professor tried to tell us a phenomenon that the distances in premium of call option with different strike price is shorter than the distance  in the strike prices. He tried to tell us verbally in the first 15 minutes, but failed. Verbally is institutionally indeed, but not convincing.

He would have no alternative to turn to mathematics, I guessed. Why not use function convexity to illustrate that? Quite simple, right? You might say the function is not continuous, but so what? Try convex set, you’ll get the conclusion.

Just as expected, he went the the whiteboard and drew  a plot, and started to explain in Mathematics way. Only 5 minutes, things got clear.

See? Mathematics is SIMPLE.

The existent of mathematics is aimed at making the world more simple and clarified, especially applied mathematics. Statistics, algorithm, operational research….everything is meant to MAKE IT SIMPLER.

Take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linear programming as another example. Everybody who ever enrolled in this course learnt about queue theory and simplex method. Simplify the business decision: manufacturer management, price setting,selling plans…and other complex real business problems into relatively simple mathematics model, and solve them using random variables or basic constraints, and then find possible optimal solution.

Got it? Mathematic is used to deduct the complexity of real world problems.

We have to admit that mathematics itself may be hard to learn. Many many art students are going crazy with calculus or probabilities. Many many engineering students are busy with graph theory and combination. Many many science students are fighting against analysis,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ber theory….

But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is simple. Complexity inside mathematics is served to accompany the simpleness with convince.Look at Taylor expansion, many of us feel uncomfortable to memorize the equation, but when applied into practice, and by ignoring high order terms, Taylor expansion does contribute to dealing with high order polynomial.Another example is algorithm. Applying algorithm into programming will help decrease meaningless duplication. However, it might be time-costing or space costing quite often. To find or develope a clear and good algorithm can be quite hard. But we have to experience and shoulder the hardship and complexity to be simple.

In some field, simple is not enough. For example, literature. When study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eople have to master two or more languages to do the research.Art will get dull without complexity. But not mathematics. We are not meant to make these look complex and “zhuangbility”, all we need is to make things simple but also convincing.

 

Try to think in this way: Can I abstract the nature of problem? Can I express them in a more clear way? Can I recount this problem to another person in an most efficient way?

 

If you do think like this, I believe finally the method is to use mathematics, for most of the case.

Look, this is the power of simple.

 

金融衍生品观澜(1)——远期与期货

今天随便说说金融产品。(补一句,本来想写多一点了,但是最易懂的期货都写了这么长,所以干脆就分开了写成系列了,请谅解。)

提到金融产品,大部分人总能或多或少的提出来一些。比方说股票、债券、基金什么的。稍微更了解一点的人会说出期货、期权这样的名词。但是正如同大部分人对股市是一种摸索的心态一样,大部分人对于金融产品都是一知半解,常常只知其名,不知其义。

金融产品可以笼统的现分为两类:原生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

原生金融产品是正儿八经实实在在存在的需要拿钱去购买的“产品”。比如股票和债券——好比你去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把钱给他,拿着股票,就代表你对公司有一定的所有权。原生金融产品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好理解的,也是其他一切金融产品的基础。

衍生金融产品,顾名思义,是从原生金融产品那里衍生过来的。所以它们是那种往往不是直接和公司相联系,而是盯住原生金融产品的价格来运作的“合约”。比方说,一份股指期货,它不在乎这个公司运行的好或不好,它只在乎所盯住的股指的价格变动——等一下我们详细来解释。你所听到的其他的名词——期货、期权、远期、互换、欧洲美元——都是衍生品。

而原生品和衍生品、衍生品和衍生品之间也可以互相组合——比如买一个期权买一个期权,买一个股票卖一个期权;买一个股票卖一个远期……诸如此类,这就是金融的智慧与奇妙了。在利益面前,人的聪明才智是无穷的。

原生产品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所以今天我只讲衍生品。

衍生品1号——远期和期货

我曾在过往的日志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远期和期货这对金融姐妹花。什么是远期?就是A和B两位同鞋在0时刻约好,我们到时间t进行一笔交易,B同鞋以一个价格F(0,T)卖一定量的产品X给A。然后他们签个合约,这个合约就叫做远期合约。为什么叫远期?因为是在0时刻决定了未来t时刻交易的内容、数量和价格——也就是说,一切都在0时刻决定好了。到了t时刻的时候,不管这个产品的价格变成了什么样,这笔交易都一定要进行

远期的标的物——产品,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大豆、黄铜这种实物,也可以是股票、债券这种原生产品,还可以是外汇这种现金产品。

而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远期关注的不是这个产品本身,而是它价格的变动——在t时刻,它的真实价值和F(0,T)相比到底谁高?如果真实价格比远期价格高,那么买的人A就会赚钱,因为他完全可以在完成这笔交易后以St的价格把这产品立刻卖掉。所以我们知道对于远期合约的买方来说,他的收益就是St-F(0,T)

相对的,远期合约的卖方的收益就是F(0,T)-St,当t时刻的真实值比远期价格低的时候赚钱——这也很好理解。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衍生品市场有一个特点——零和博弈。一方赚了多少,另一方就会亏了多少。永远总和都是零,这是所有衍生品交易的特点。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试着画出远期的收益图了吧?没错就是下图那条斜率为正的直线——我们叫它long forward position payoff,也就是远期合约买方的收益图。根据零和博弈原理,卖方的示意图就是把这条直线沿X轴反射即可。至于图中蓝色虚线的long call option,我们等下再看他,请暂时忽略它吧!

clip_image002

 

接下来说下期货。期货跟远期非常相似,原理是一摸一样的,但是它比起远期来有一些小小的优势。我们换个角度想,远期有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A君要怎么保证B君在t时刻St>F(0,T)的情况下还愿意跟他完成交易?B君要是耍赖怎么办?

期货——是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什么叫做标准化?首先它是有期货交易所专门发行的(当然发行买方的就要发行卖方的~),合约上的产品标准(比如XX规格的99足黄金)、交易量(比如1000g)、交易时间(比如6个月后)、交易地点(比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第X号仓库)……都是规定好了的。这就使得原本两个人之间的合约变得更加大众化,这张合约的转换更加流畅(比如A君不想要这张合约了可以在到期日前卖给C君)。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事,期货交易所普遍实行“保证金制度”,期货合约的每一方都要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同时,每日按照价格结算,就是按照今日的价格来“估算”你是亏了还是赚了(实际上还没到期呢),如果它算出来按照今天的价格当做St,你亏了,它就会帮你结算掉……(很eggache吧),而你亏的钱扣掉之后保证金不够了,他就会催缴保证金,若是你补不上保证金……不好意思,交易所会帮你瞬间平仓,你就被强行退出交易了,哪怕从今天以后、又在到期日前,标的产品的价格变得有利于你,那也不好意思,都跟你没有关系了。

果然很eggache……但是保证金制度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在于它的杠杆性。比方说保证金比率是10%,那么你购买一份期货合约实际上只需要缴纳10%的钱,你等于是用1万块去控制10万的资产,这种杠杆性的优点在于它缓解了现金流的缺陷问题,缺点却是,你每亏一分,就要被放大十倍。

 

现在我们算是把原理讲清楚了。接下来就是解决一个问题——请问期货用来干嘛的?

期货和远期简而言之有三大功能——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套利。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决定已经远远不是用经济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了呢?实际上,现在黄金、石油、贵金属、还有其他稀缺资源……统统都有专门的商品期货在交易,往往是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了这些商品在真实现货市场上的价格。这是因为远期价格F(0,T)在无套利的条件下应当就是预计的St,所以往往在期货到期时,远期价格就成为到期时刻的现货价格。这个等下讲套利的时候再解释:)

 

第二个作用,就是非常使用的套期保值了。我们来看下面一种情况。A君手里有X公司的股票。他当然希望这股票涨……但问题是股票万一跌了怎么办?我们的A君是个风险规避者,他只求不亏,不希望自己有风险。当当当当,A君于是成为了X公司股票期货合约的卖方。

我们来看看A君的收益:股票上的收益是St-S0,期货上的收益是F(0,T)-St,我们把它加起来,算出A君的总收益= St-S0*e^rT+F(0,T)-St, 其中我们是站在时间t考虑的,所以要把0时刻的价格算上利息,变成S0*e^rT。

这是,如果F(0,T)=S0*e^rT的话,A君的总收益刚好为0,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过了T的时间,A君成功保值了~虽然他也没有额外的收益,但他至少规避了风险。

 

第三个作用,套利。什么叫做套利?套利就是上面那个例子中F(0,T)>S0*e^rT的时候,这时候A君通过这个合约拿到了正的额外的收益~事实上,金融市场上套利是极其有限的,术语称为no-arbitragy.为什么?因为前面说了,金融市场是零和博弈的——你无风险套利了,就有人注定亏了,每个人都想套利,反而就没有人能够套利了。

那么,在no-arbitragy assumption的前提下,我们必然得到F(0,T)=S0*e^rT,即远期价格的决定公式——实际上远期价格应该就是这样定价的,用合同确定的当日的价格按无风险收益率r贴现到T天之后的价格来作为远期价格。

今天留这个小问题给大家,能证明么?期待大家的思考:)

本系列下一篇会降到期权——那是个比期货好玩的多、灵活的多的工具,也是我最喜欢的金融产品。用期权跟标的产品、跟期货组合会有很多很多又有意思金融工具。下次可以酣畅淋漓地讲一讲。

团购的盈利模式分析

最近一年来,一种新的B2C网站——团购网站出现了。这类团购网站的出现标志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Layla作为文科女生,显然也随同班女生一起卷入了这场消费浪潮中,我曾经前前后后参与过十来次团购消费,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却也很有缺陷的商业模式。昨天在@yjjart同学的微博上,看到他抱怨糯米网的团购质量不好,于是想要写一下关于团购的内容,告诉大家我的想法,供参考,于是就有了这篇博文。

严格意义上说,团购网站算不上B2C,它本身并非是代理商&客户端,但是团购网站特殊的运作模式让我觉得把它归入B2C网站也是可以的。

首先来看下团购网的运作结构:团购网站的运作中主要牵涉到三方面的利益:团购网(以下简称网站)、参与团购的商家(以下简称商家)、参与团购的消费者(以下简称顾客)。一般来说,一次团购的组织是这样的:团购网站派出“跑单员”,然后跑单员会在本城市的范围内搜索有可能合作的商家,然后去和商家协商。如果某个商家刚好也有意参与团购的话,两者会协商定下团购的内容+团购的价格,并签订相应的合同。紧接着,团购网站会负责在网站上刊登出本次团购的详细内容,并且加以(略夸张的)宣传和润色,同时会给出本次团购的人数下限和团购的具体信息,并同时开放出团购的付款渠道(网银、支付宝、快钱等),顾客若决定参加此次团购,就可以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付款获取团购资格,团购资格通常为一串字符串格式的序列号。顾客凭借该序列号后直接前往商家消费,登记序列号,但无需再付任何款项。在整体团购结束后,由商家和网站进行结算,网站将从顾客那里收取的费用转移给商家,于此同时,商家与团购网站分享收入。

image

(简略图,画得很丑,请包容。虚线表示现金流动)

从团购网站的运营方式可以看出,商家等于是把业务批发给了团购网站,网站进行零售业务。而此时消费者面临两种不同的选择:1、前往商家直接进行零售消费。2、采用团购方式进行零售消费。

既然第一种方式是一种惯性的消费方式,那么,团购网站想要存活,就必须要有优于第一种方式的长处。

一般而言,这个长处是低价,这也是团购的核心——商家的“薄利多销”

这乍看之下是很好理解的,但是细细想来还是有点问题。

如果我们这里考虑的是一般的生产者的话,薄利多销很有可能是对双方都很有利的——在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1的情况下。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这就是clip_image002[8],也就是当价格变动幅度为1的时候,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多少。如果是价格下降1,需求会增加2,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商品是富于弹性的。富于弹性的商品通常都会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

这很好理解,就比如而商家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q个商品,并将其按价格p售出,所能获得的最大总收入是R=p*q,如果这里p和q无关的话,可以看做是q为常数的线性函数,而若需求价格弹性>1,那么R就可以看做是一个双曲线(简单理解),由于价格下降造成的收入下降被销量的上升弥补了,用数学的角度来看,就是:

clip_image002[6](用上面的式子推一下就出来了)

但是问题在于——1、团购网站上售出的哪些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吗?2、商家的成本你算了没?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团购网站的内容虽然杂七杂八,什么各种餐馆的套餐,电影票,美容美发套餐,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但是都绝对不是超市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的东西。因此这些商品的销量还是很受价格影响的。当一个很低的价格放出来的时候,消费者往往想到的是——哇这么便宜啊,那就赶快买吧,反正平时那么贵……

但是第二个问题才是重点。我们刚刚只考虑了商家的收益问题,没有考虑商家的成本。比如说某商家A,他生产一种商品需要投入两种成本。第一个是固定成本,比如房屋、设备等,这是不管销量多少都投入一定的成本,我们记为b,第二个是变动成本,比如原材料等,这是跟销量q成正比关系的,我们记为a*q,那么,很简单地,我们可以推算出商家生产q个商品的总成本:C=a*q+b,也就是说,成本和销量是线性关系,那么q增加,成本自然也就增加了。当a>p,也就单位商品的成本大于单位商品的收益(价格)的时候,就是MC>MR的条件下,理性商家会选择退出市场,不再生产。更何况,商家的收益可不是p*q,他还要割出一部分给团购网站。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会有团购网站的生存空间呢?团购网上那些商品的价格可都是动辄19块9,29块8之类的“白菜价”啊……有人可能会问。

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1、商家需要打开新的市场。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一般是某商家在某城市刚刚开张的时候,希望借着团购的方式,给自己做一次网络+客户双重宣传,并且让客户进行一次较低成本的体验,以帮助获得稳定客户源——这常见于美容美发等长期服务业。比如layla的第一份团购就是南京某美发沙龙的团购——那家沙龙刚刚在南京开业。

2、商家搞活动。这也是一种良性的解释。有一些商家,已经非常有名,在消费者心中地位很高,所以他们搞团购,完全是为了搞个活动回馈消费者,外加顺便打广告。一般这些团购的折扣度都不会很高,而且标的商品主要都是一些低端的、但受众广的商品(比如奶茶、双皮奶等等),这类团购的经典案例也很多,比如俏江南、江南公社、85°C面包店、芒可甜品等等。

3、招徕客户+强行推销。这是很可恶的做法,layla也遇到过。这是一种很囧很囧的情况。有一次我团过一张南京某店的护发团购,其间店家一直在对我说,你的皮肤如何如何差,如何如何有问题,建议你购买什么什么护肤品,价格极其极其公道,才300多块……blablabla……我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护理都没做完就落荒而逃。如果大家遇到了这样团购商家,请立刻与团购网站联系,并汇报这一情况。团购网站会重新考虑以后是否还会和这样的商家合作。

4、缺斤少两,提供劣质服务。这应该就是yjjart昨天遇到的情况。不幸我也遇到过(我还真是够惨的……)。团购网站上的描述和照片往往十分诱人,大部分网站还会列出大众点评等网站的好评来宣传该商家是如何如何靠谱。但实际上完全并不是那么回事儿。照片上的牛排到了现实中少了一圈儿,照片上满满一盆薯条到了现实中就变成了一小碟,照片中的现磨咖啡到现实中就变成了速溶咖啡……坑爹呢嘛这是!因为团购价格很低,商家为了保证收益,只能削弱成本,削弱成本的后果就是商品质量也大打折扣。这是团购活动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坑爹的一种行为。

5、还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份团购都是由截止日期的。也就是说在团购有效期的一两个月内,如果你忘记的消费,这笔钱是不会退给你的。据说有30%的团购额度是过期后作废的,这笔钱对于商家和网站来说,就是毫无疑问的天降横财——但是不幸的是,经常有人就这样送钱给了商家。。。

最后,作为一名曾经的消费者,layla给各位经常逛团购的同鞋一些建议:

1、团哪些?

先来看看哪些东西被团的最快。我知道的销量最大最快的案例有:两天之内一万份卖完的果燃掂双皮奶1元套餐、两天内卖掉5000份的85°C蛋糕店15块售20元代金券、16小时内卖掉一千份的蛙蛙叫干锅年代88套餐(哈哈sqybi小朋友你有没有印象啊)。为什么这些卖得快?因为这些东西有公信力啊。比如说,果燃掂的双皮奶就是放在那里的双皮奶,它不会缺斤少两,15元抵20元的85°代金券它就是一个75折的代金券,在85°就能很好的消费啊。88块的干锅套餐它就是配好了料的干锅套餐,这家全国连锁店不会那么坑爹的乾坤大挪移……

所以:团“响亮的品牌”和“全国连锁店”

其次,电影票、公园游园票、游乐场门票、演出门票、书籍、CD(当然请先对比卓越当当京东价格)等也是非常值得团购的,因为团购与否并不影响你参与的效用。也就是说,团购虽然降低了价格,但绝不会降低品质。

2、怎么团?

常常团购的同鞋一定不会不知道有个东西叫做团购导航。它能够帮助你把今日本地所有的团购单子全部列出来,让你可以在不同的团购网站之间进行评比。团购网站做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没错,就连网站的架构也可以买个代码搭建了,这些团购网站之间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吗?

货比三家永远不吃亏。这不是个经济概念,这是生活常识。

3、团了之后。

一旦确认团购,请谨记立刻往手机上发送序列号,并在手机上列好日程表提醒自己不要坐等序列号过期。另外,今早打电话到商家预订,免得夜长梦多。最后,不要忘记仔细看网站上团购单子的细节描述,以免上当受骗。

做理性的经纪人——这既复杂又简单。精打细算有时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乐趣。在我们经历了B2C/C2C等不同的商业革命之后,都欣喜地发现选择越来越多了,这是好事,总有一天消费者可以开始真正对自己的消费活动做主——我这样相信着。祝各位团的愉快~:)

Layla @ HongKong

勇敢地候鸟往南飞

如果四季轮回,我爱上漂泊

如果湖水清澈,这样倒映着我

如果天空广阔,从不寂寞

只为远方自由湛蓝的王国

勇敢的候鸟往南飞

跨过千山的重围

天空再黑,有你伴随,我也将从容地面对

勇敢的候鸟不停飞

跨过千山与万水

在梦想到达的时刻,分享眼泪。

不畏寒冷遥远的追寻

无怨无悔

因为我相信,有一天总会停靠在温暖的怀抱。

我静静地眺望着世界的黑,相约再会。

——10:34 AM in Zhenjiang,即将前往机场飞向HK,飞机起飞需要逆风,不能说祝我一路顺风,那就一路顺利吧。Layla,做勇敢的候鸟,不停往前飞。

在地址栏里输入第一个字母的地址……(我也我玩玩这个小游戏)

aifreedom.com上看到了这个很有趣的统计,these websites best describe me。我也顺手统计了一下……不过发现有蛮多空缺的~看来我上网真的是很固定也很局限啊

A: amazon.cn //一般买书的首选就是卓越咯

B:bbs.nju.edu.cn //南京大学小百合bbs,这必须是常去的

C:cs.nju.edu.cn/*******/*****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为什么会是计算机系的主页啊,真囧啊……

D:douban.com //豆瓣嘛,不解释不解释

E:null //最接近的是entry.mail.163……班级公共邮箱

F:fanfou.com/home //饭否

G:gougou.com //狗狗搜索,下电影用的,不过自从有了紫荆,它已经被我抛弃很久了

H:hku.hk //港大的主页,这学期忙着交换的手续什么的经常要去,下学期在那边,应该就更经常了

I:iloobuy.com //南大学生自己做的团购网,在上面买过一张18块8的电影兑换券,好像还抽奖抽中一个U盘

J:jw.nju.edu.cn //南大教务网,各种dan疼的选课和各种心碎的查成绩

K:null //连个接近的好像都没有

L:lib.nju.edu.cn //南大图书馆,下文献和查数据专用

M:mail.google.com //google邮箱,这个不用解释了

N:nubs.nju.edu.cn //南京大学商学院主页,这个也不解释,我就商院的嘛

O:null //最接近的是office.microsoft.com,一般是在用excel做财务分析的时候,要查一个函数的用法,会去这个地方

P:pinggu.org //人大经济论坛,这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就好比是IT界的CSDN

Q:null

R:renren.com //毫无悬念的人人了,我这么爱玩SNS的人……

S:sweet-layla.com //这个不解释了,就是这里哈,主页君你好~~!PS:sqy小朋友,你的sqybi.com你不仅被挤下去了,而且还排在第三位,第二位是scholar.google.com……这是我这学期被paper折磨的证据啊

T:t.sina.com.cn //我爱微博~~!

U:……又是null

V:……继续null

W:wuhanhostel.com //囧,探路者青年旅社的官网……我就去了一次武汉哎

X:xgc.nju.edu.cn //南京大学学工处,下奖学金申请表+出国交换申请表什么的都在这个地方

Y:youku.com //没有YouTube,优酷先凑合一下

Z:zijingbt.njuftp.org //南京大学紫荆PT站,紫荆!你是我的心头好,你是我心里一块宝啊……基本上有了你之后,迅雷我就不用了……下学期没有你,我可怎么办

 

……看看以上20出头个网址中,有多少是以nju.edu.cn结尾的,你就知道我是有多爱校了……其实真的好囧啊

2010再见,2011你好

本来打算昨天晚上熬夜写这一篇日志的(人人网那个跨年日志就是个形式),可是宿舍MM都睡得早,我12点半从学校的跨年游园会回到宿舍的时候,大家都准备睡了,所以也就最终没有熬夜写。其实我倒是挺喜欢一个人在深夜静静地写点东西的,这样思绪不容易乱,能听到缜密的心思和轻浅的呼吸。

2010年,我大三了。

很多时候觉得很恐慌,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我的大学却就想要走远了。有时竟难过的想哭,为自己没有进步,为自己没有抓住时光而惶惶不安。

2010这一年是我的转型期。我早就说过我把除了比赛之外的所有学生活动都丢了。也许是在大一大二做过了不少学生工作之后,觉得自己不喜欢,我实在疲于去周旋在所有的复杂的关系之中,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圆滑的,所谓“体制内”的人。我厌倦无休止的无效率的开会,我厌倦了去做很多连我自己都不愿意去参加的活动。我讨厌这个没有驱动力的自己,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再做下去只会越来越烦躁、力不从心。

所以我选择了退出, I quit

可能还是因为不能容忍自己没有效率地活着吧。所以我想,恐怕以后是很难遂我妈妈的愿望去做一个悠闲的公务员了。

但我还是要向所有坚持在学生工作岗位第一线的同学和同事们表示敬意。没有做过这份事的人,不能懂得其中的艰辛,也不能懂得这其中必须的牺牲。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所以我才退出,真正在其中坚持下来的人——主席、罗洁还有很多学弟学妹们,我向你们致敬。

然后,2010我转型成什么样了呢。我也不知道。大概是闲云野鹤的散人吧。既然青春只有一次,不好好挥霍怎么行,呵呵~

这一年对金融这个专业有了冷静的新的认识——说到这里想起百合finance版有个帖子,有人问学金融数学用什么教材好。底下有人回复说,学什么金融数学,都是些骗人的玩意。楼主说,那其他的金融知识不也是骗人的嘛?那人又说,是啊,但是好歹别的东西你还能看出个子丑寅卯来,用金融数学来骗人只能把人骗的晕头转向,最可恨了!!~呵呵。

我明白了金融行业是一个大染缸。我在课上看过太多案例,太多基金经理聚敛财富最终锒铛入狱——这样的杯具月月年年都在发生着。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要么遵循行业潜规则然后整日提心吊胆,要么就看着职业道路慢慢趋于平淡——能够既独善其身又翻云覆雨的人少的用放大镜找都找不到。

就像是以前在公司金融课上听过的case,某注册会计师被迫在一份审计报告上签字(其实这个公司的财务根本不符合要求),科室如果不签以后就别想混了……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骗来骗去,就算以后日进斗金我也不喜欢。并不是说金融界都是这样,其实金融界主体还是很好的,没有金融业的话,哪有现在这么高效率的商业资源配置,没有金融业,哪有如此方便的资金流通和投资渠道。只是有时候,很怕自己日后会身不由己,会被这个染缸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有时候想一想,我更喜欢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那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东西。金融界的泡沫太多,我不喜欢漂浮的感觉——用学术点的语言说,我是个风险厌恶者。这样的性格大概注定难以在金融业闯出一片天空。

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想,我以后干什么呢。然后突然悲哀的发现不知道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所谓的职业规划都是些狗P(原谅我的rudeness)~在你压根不知道券商、基金、投行是干什么的之前就做梦要去里头工作是个很不靠谱的事情。人总是会选择性失明,只知道光鲜亮丽,却不知道去看看这繁华的宫殿里面埋葬了多少血汗。

不过说到底这也只是我的自己的“怨妇思想”而已~~各位找工作的大牛不要理我。只能提醒自己,以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保持一个坚定的清明的心,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像是金融系曾经想开的一门课一样,它叫做金融道德。

2010年开始接触一些不同的新的东西。

比方说文学艺术。开始重新拿起笔写一些故事。在学校里看了好几场话剧,南大的话剧质量还是相当高的,很给力,越来越喜欢这种表演艺术形式。决定动手自己写一个本子,若干年后送回来给南大的DDMM们演。

比方说计算机。这是目前最有用的工具之一,不会计算机会被鄙视的。说到这里我特别想谢谢数学系的邵荣老师。我这学期蹭了数学系一个学期的C++课,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动力,翘掉每周一下午本专业的核心课,跑去旁听数学系的C++课。虽然说编程的学习主要是看自己的努力本身,但是一个好的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每次的上机作业,邵老师都会告诉我,有哪些代码是没有必要的,你的循环错在哪里、如何能够精简、怎么写程序才能够更贴近计算机的实现……我真的非常感激邵老师,甚至为了我和教务老师据理力争,想要帮我争取参加考试的资格。帮我这个编外人员改作业,改试卷,每次上课前都会告诉我我的作业本是在上面还是下面……不管最后教务系统到底能不能同意我参加期末考,我都已经很感激了。邵老师是我这学期遇到的最nice的老师——没有之一:)

其实这一年获得其他的所谓的荣誉比起这半年C++课来,都暗淡无光起来。因为这是我自己付出努力争取来的,是我最想做的事。

至于想要开始学算法入门,则是11月底的事情了。跟算法一比,语言就是浮云了。我对算法的兴趣源自于它是让人类思维转变为计算机思维的最重要的环节,是真正考验脑子的东西。

恩,写到这里我终于找到2010年合适的转型关键词了。2010年,我开始喜欢更加理性的自己,开始希望自己能多动动脑子。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你所想的、所做的,比你说的重要的多。所以谢谢sqybi大牛的讲课,感激不尽啊。

2010还有一些值得记录的事,比方说CUMCM,数模这个比赛是增加了一次人生的历练,也促使了自己回头反思过往吧。不论如何要谢谢我的队友,毕竟教会了我很多。我并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任何一个选择,我只是更加明白在未来遇到同样的情况时,我是否还会这样做。一场比赛让我更加成熟了,这或许是最宝贵的吧。其他的ms也就没有什么了。做的少,当然值得回忆的就少了。

比方说决定去HKU交换,比方说开始背GRE。

决定去交换还是出于自己不安寂寞的心啊(寂寞……oh no~~),太渴望去墙外了吧,呵呵。还是那句话,青春这么短暂,不好好挥霍怎么行。

背GRE是个磨练身心的事情。我想起来暑假的时候,团长大人在搬去鼓楼之前打电话问我在不在宿舍,说把一些GRE的资料拿给我,。他在电话里说,“红宝书我就不给你了,我想留作纪念”。iMath大牛说的对,大学没背过GRE,似乎都有点不完整,呵呵。背单词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坚持下来就会亲切了。今年就考GRE啦,加油加油,时间已经不多。

下面用一个时间进度表来回忆一下2010年吧

1月:考试+寒假

2月:准备托福考试(其实是打酱油的)

3月:托福考试考的很不好,太相信自己的英语了,所以裸考了,没考到100分。这场考试让我明白,不付出永远不要指望回报,这是一记警钟。3月还参加了交换生考试,考的出乎意料的高,顺利入选HKU交换名单。这个月貌似还参加高级口译的笔试,考试时间在托福后面一天,所以果断裸考了。居然过了,看来英语底子还在。

4月:期中考试,经历了一场骗局,差点(差一点点!)被一个wsn骗去了初恋,现在想起来我还气得要死……这种人就是NJU男生中的极品,极品!!

5月:参加520论文竞赛,第一次体会到写paper的乐趣(从此踏上了读paper写paper的不归路),参加P&G University的活动,居然拿到那场的小组第一,第一名奖品是海飞丝的发膜,很好用,推荐给各位MM。这个月还趁热打铁参加高级口译口试,没查成绩,不过就临场表现来看,应该没过,泪奔。

6月:期末考试(这个月好平静。。。)

7月:数模培训,正式开始背红宝

8月:数模校选赛顺利通过。背红宝第一次出现了恶心的反应。

9月:CUMCM全国赛,做了A题,月末的时候第一遍红宝背完了,值得mark。

10月:CUMCM省里推国一答辩,presentation的任务果断被交给我了。开始跟数学系上C++课,为了这个机会,那段时间跑鼓楼跑教务处几乎跑断腿,曾经绝望的想在数学系西大楼门口大哭。对了,这个月还开始担任百合镇江版版主,发现升为版主之后,站内邮箱的容量升了一级。

11月:开始办赴香港的手续(麻烦死了),听说拿到了HKU提供的奖学金,虽是杯水也能解燃眉之急了。参加2011年在德国的world business dialogue申请,第一轮申请果断悲剧。第二轮还不知道。

12月:完成2篇课程论文,做了课程论文的presentation,当然手上还压着些任务,开始着手计划下一年的安排。准备期末考试。

哦,写到这里几乎要忘记了,还有一件事,大概也是逃不开要说的吧。

记得去年写总结的时候,我套用了XIATC学长的五力模型,分析感情这一块儿的时候原封不动的保留了XIATC学长的答案:一坨shi……现在再看,貌似也没有长进,真悲剧啊。

4月份的时候差点被骗,我那时候的脑袋一定是烧掉了吧。(木子MM我要找你诉苦,让我们一起痛骂那些极品男吧!)不过后来想一想,其实也没有什么,本来差点被骗的原因只是当时比较脆弱吧。因为从09年下半年到10年4月,坚持了太久,悲伤了太久已经到了极限,所以才会脑袋不清楚的吧。

所以忘记那不靠谱的几天,眼不见为净。

而实际上——

有知情的人知道为什么这一年我开始疯狂的想要学编程,想要学算法,重新翻开数学书开始看基础的数学知识。

有知情人知道为什么我这一年会开始写论文,开始参加CUMCM,开始做跟我前两年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有知情人知道为什么我在看了《初恋这件小事》,看到小水那么努力想要变得更好的时候突然忍不住掉眼泪。

有知情人知道是什么帮助我下定了出国读书的决心,从而放弃了保研的一切努力。

有知情人知道我把谁的简历贴在宿舍柜子上,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好好看着。

我从不隐瞒,敢作敢当才是我的风格——其实这真的没什么丢人的啊!!!(深呼吸+憋气+冷静冷静冷静!)

——其实我只是想把你所走过的路,全都自己好好的走一遍。

我只是想要变得更好,仅此而已。

我的勇气恐怕仅止于此。

所以,既然青春是如此短暂,暗恋才因此慢慢的延长。

希望2011年给自己一个了断吧。

希望2011年能有勇气放弃。不要优柔寡断了。天下男人那么多……你还没看过森林呢,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

可是话虽这么说,但是放弃比坚持难得多。T-T

好了,不说了,已经写了半个早上了。校园网不能访问国外服务器啊,不给力。存着,下午回宿舍发。

Farewell 2010

Hello 2011~~~